潇湘晨报
2022-05-28
中国山东网-感知山东5月28日讯 (通讯员 王士忠 孔淑雨) 在曲阜,一提起张佃玉的名字,几乎家喻户晓。张佃玉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一个贫困农民家庭。1997年初,不甘贫穷的张佃玉开始创办企业,张佃玉以超出常人的气魄,将濒临倒闭的原息陬乡建筑队发展成拥有中高技术职称人员280人、职工2160人的圣强建设集团。张佃玉真正让人广为熟知的不仅是他的企业,更是他坚守了20余年的慈善事业。
自幼饱受儒家“仁爱”思想熏陶的张佃玉,以极大的热情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。多年来受到他救助的不仅有孤寡老人、患病儿童和寒门学子,还有很多因病因灾致困家庭和边远山区贫困村民。张佃玉用一颗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。同时,他还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资助多个教育和文化项目。20余年来。张佃玉捐助慈善公益事业的资金达到600余万元,受助者达3000多人次,体现了一名儒商的大爱风范和责任担当。
扶危济困身体力行 雪中送炭奉献真情
邻村孔某和儿子在用汽油清洗农机配件时,不慎引发火灾,父子俩都被烧伤,儿子伤势较为严重,正在医院抢救。由于孔某家庭条件差,无力承担沉重的医疗费用,乡邻的捐款也快用完了,伤者面临无钱救治的窘境。见此情景,张佃玉立即驱车去最近的银行网点取出现金,匆匆赶到医院,亲手把2万元救命钱送到孔某家属手中。“拿着,救命要紧!”一句充满正能量的话,给这个濒临绝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。
“大叔大婶,你们最近身体怎么样?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?”每逢节假日,张佃玉都要推开繁忙的工作,亲自来到息陬镇敬老院,为老人们送上食用油、大米,鸡蛋,白糖等礼品,对他们嘘寒问暖,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。遇上传统节日,他还经常给周围村的困难老人每人送上200元的慰问金,老人们都把张佃玉当成了比亲人还亲的人,有困难需要帮忙时会第一个想到张佃玉。
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履职尽责发声为民
张佃玉先后拿出数十万元,赞助曲阜作家协会、曲阜市鲁班研究会等文化和社会团体,刊印《曲阜文艺》《聊斋续》《曲阜地区婚丧民俗浅述》《张氏家风祖训》《曲阜民间工匠》等数十种书籍和会刊,并大力赞助了中华文化促进会曲阜分会文化讲堂等活动,推动了曲阜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。
张佃玉创立曲阜市民俗学会,并把民俗学会作为挖掘、研究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。他自筹资金百万元建立了曲阜民俗文化博物馆,为民俗文化展示、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,并促成2019年山东省民俗学会年会和民俗学术研讨会在曲阜召开,进一步推进了曲阜市民俗研究传承工作的开展。
张佃玉发挥自己对曲阜民俗研究的专业优势,为本地群众的婚丧嫁娶提供义务指导,既给大家带来了便利服务,也让曲阜民俗得到宣传和传承。本着简洁而不失礼节,尊重民俗注重内涵,不流于形式的原则,张佃玉在工作之余每年都要承担起二十余场次婚丧嫁娶的指导工作,均取得了良好效果。2021年他策划指导的一场汉唐风格的婚礼,文艺简约又不失礼节,让人们领略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。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这是张佃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他说:“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社会的企业家,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是一家懂得回馈社会的企业。我生于斯,长于斯,也要回报于斯。”张佃玉淡泊名利,将在助人为乐的公益道路上继续铿锵前行。
2021年11月,张佃玉当选济宁市好人之星。2022年1月,张佃玉当选“山东好人”。
【来源:中国山东网】